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书荐谢该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
臣闻高祖创业,韩、彭之将,征讨暴乱,陆贾叔孙通,进说《诗》、《书》。
光武中兴,吴、耿佐命,范升、卫宏修述旧业,故能文武并用,成长久之计。
陛下圣德钦明,同符二祖)丞噩劳谦厄运,三年乃欢。
今尚父鹰扬方叔翰飞,王师电鸷,群凶破殄,始有橐弓臣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窃见故公车司马令谢该,体曾、史之淑性,兼商、偃之文学,博通群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
求之远近,少有俦匹。
若乃巨骨出吴,隼集陈庭,黄熊入寝,亥有二首,非夫洽闻者,莫识其端也。
隽不疑定北阙之前,夏侯胜常阴之验,然后朝士益重儒术。
实卓然比还前列,间以父母老疾,弃官欲归,道路险塞,无由自致。
猥使良才抱璞而逃,逾越山河,沈沦荆楚,所谓往而不反者也。
后日当更馈乐以钓由余,克像以求傅说,岂不烦哉?
臣愚以为可推录所在,召令还。
楚人止孙卿之去国,汉朝匡衡平原,尊儒贵学,惜失贤也(《后汉·谢该传》。)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七十四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栎阳氏。
汉景丹封栎阳侯曾孙分避乱栎阳,因封为氏焉(《通志·氏族略》)
五等论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五十四
夫体国经野,先王所慎;
创制垂基,思隆后叶。
然而经略不同,长世异术,五等之制,始于黄唐。
郡县之治,创自秦汉。
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夫先王知帝业至重,天下至旷。
旷不可以偏制,重不可以独任;
任重必于借力,制旷终乎因人。
故设官分职,所以轻其任也;
并建五长,所以弘其制也。
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财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盘石之固,宗庶杂居,而定维城之业。
又有以见绥世之长御,识人情之大方;
知其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图身;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在乎利人。
故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
孙卿曰:「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
是以分天下以厚乐,而己得与之同忧;
飨天下以丰利,而我得与之共害
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
故诸侯享食土之实,万国受世及之祚矣。
夫然,则南面之君,各务其治;
九服之民,知有定主。
上之子爱于是乎生,下之体信于是乎结。
世治足以敦风,道衰足以御暴。
故强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
雄俊之士,无所寄霸王之志。
然后国安由万邦之思治,主尊赖群后之图身。
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四体辞难,而心膂获乂
三代所以直道,四王所以垂业也。
夫盛衰隆弊,理所固有;
教之废兴,系乎其人。
愿法期于必凉,明道有时而闇。
故世及之制,弊于彊禦;
厚下之典,漏于末折。
侵弱之舋,遘自三季;
陵夷之祸,终于七雄。
昔者成汤亲照夏后之鉴,公旦目涉商人之戒,文质相济,损益有物。
故五等之礼,不革于时,封畛之制,有隆焉尔者,岂玩二王之祸,而闇经世之算乎?
固知百世非可悬御,善制不能无弊,而侵弱之辱,愈于殄祀,土崩之困,痛于陵夷也。
是以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
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治之具也。
故国忧赖其释位,主弱凭其翼戴。
及承微积弊,王室遂卑,犹保名位,祚垂后嗣,皇统幽而不辍,神器否而必存者,岂非置势使之然与?
降及亡秦,弃道任术,惩周之失,自矜其得。
寻斧始于所庇,制国昧于弱下,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共害
虽速亡趋乱,不必一道;
颠沛之衅,实由孤立。
是盖思五等之小怨,忘万国之大德,知陵夷之可患,闇土崩之为痛也。
周之不竞,有自来矣。
国乏令主,十有馀世,然片言勤王,诸侯必应,一朝振矜,远国先叛。
故彊晋收其请隧之图,暴楚顿其观鼎之志,岂刘项之能窥关,胜广之敢号泽哉
借使秦人因循周制,虽则无道,有与共弊,覆灭之祸,岂在曩日!
汉矫秦枉,大启侯王
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贾生忧其危,朝错痛其乱。
是以诸侯阻其国家之富,凭其士民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
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衢其漏网。
皇祖夷于黥徒,西京病于东帝。
是盖过正之灾,而非建侯之累也。
吕氏之难,朝士外顾;
宋昌策汉,必称诸侯。
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
是以五侯作威,不忌万邦;
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
光武中兴,纂隆皇统,而犹遵覆车之遗辙,养丧家宿疾
仅及数世,奸轨充斥,卒有彊臣专朝,则天下风靡,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在周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
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钲鼙震于阃宇,锋镝流乎绛阙。
然祸止畿甸,害不覃及,天下晏然,以治待乱。
是以宣王兴共和,襄惠振于晋郑。
岂若二汉
阶闼暂扰,而四海已沸,孽臣朝入,而九服夕乱哉!
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
然周以之存,汉以之亡,夫何故哉?
岂世乏曩时之臣,士无匡合之志欤?
盖远绩屈于时异,雄心挫于卑势耳。
故烈士扼腕,终委寇雠之手;
中人变节,以助虐国之桀。
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谋王室,然上非奥主,下皆市人,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
是以义兵云合,无救劫弑之祸;
民望未改,而已见大汉之灭矣。
或以诸侯世位,不必常全,昏主暴君,有时比迹,故五等所以多乱。
今之牧守,皆以官方庸能,虽或失之,其得固多,故郡县易以为治。
夫德之休明,黜陟日用,长率连属,咸述其职,而淫昏之君,无所容过,何则其不治哉?
先代有以之矣。
苟或衰陵,百度自悖,鬻官之吏,以货准才,则贪残之萌,皆如群后也。
安在其不乱哉?
故后王有以之废矣。
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郡县之长,为利图物。
何以徵之?
盖企及进取,仕子之常志;
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
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
损实事以养名者,官长所夙夜也。
君无卒岁之图,臣挟一时之志。
五等则不然,知国为己土,众皆我民,民安己受其利,国伤家婴其病。
故前人欲以垂后,后嗣思其堂构,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使其并贤居治,则功有厚薄;
两愚处乱,则过有深浅。
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秦汉之典,殆可以一言蔽矣。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 南北朝 · 庚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三
盖闻放勋立而羲和升,重华登而元凯用,思皇多士,既成西伯之功;
俊德克明,乃定南巢之伐。
是知惟贤非后弗食,惟后非贤弗乂,若夫君臣一德,启心沃心,见之昌宁文公矣。
公讳俭,字庆明恒州高陆人也。
北岳天孙之星,燕河帝子之国,故多奇节,甚茂华风。
高阙图南,二王齐轸;
长城拔本,十族分源。
高祖太尉北平,光辅五君,允厘百揆,恒卫既从,淮沂其乂。
祖豹,龙骧将军、恒州刺史常山刺举,非无取代之符;
龙骧总戎,或似平吴之号。
父戫,年止弱冠,荣终解印。
公以五常蕴智,六气资德,乘天则策马秉灵,降神则牵狼应象。
直心于物,水火恬然;
无负于天,雷霆不惧。
富贵自取,岂资唐举之言;
声名有闻,无劳李膺之识。
年十八,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寻授轻车将军羽林监
太祖文皇帝驾驭天纲,苞罗英杰,选公才德,光佐中书
诸葛亮之西归,玉垒成三分之业;
管夷吾之入仕,葵丘有一匡之功。
天水黠羌,渔阳群盗。
乃迁秦州刺史长史、防城大都督,封信都县开国伯
三年,滑州蚁聚,保障沈命,磨旗乱辙,乘冰渡河。
丞相大行台授假节、抚军、行滑州刺史大统元年持节西夏州刺史,加散骑常侍
郅支抱马秉灵如闻耿秉之战;
单于愿识,似畏王商之威。
五年,迁使持节、镇东将军都督东北三夏州诸军事西夏州刺史,增邑千户,改伯为公。
既而江汉辽远,车书寂寞,罚主的颅,未出檀溪之水;
秦王飞雉,犹向南阳之城。
六年,以公为使持节都督三荆、二襄、南雍、平、信、江、随、浙一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
楚城邻境。
实有让田
吴人对营,无妨赠药
部内属城,为人所讼,公遂集文武,肉袒自罚。
兄弟不让,延寿责躬;
吏民有过,翁归引咎。
天子异之,玺书劳问,赠贿加币,王人接踵。
大丞相书云:「此之美事,耳目之所未经。
叹尚无极,故遣专使」。
公善于抚双,长于接引,山薮无弃,苞苴不行,示人赤心,与人颜色,盗不敢发,民不忍欺,至是将校耆老于州城之南,起清德之楼,勒贤臣之颂。
杜镇南之作牧,当世树碑;
窦车骑之临戎,生年刻碱玟之今日,彼独何人。
于时户口日增,荒莱毕垦,华实纷敷,黔黎茂豫。
但恐衮职有阙,待公而补,鼎饪未和,须公而正。
是之请士燮,还著上表。
九年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十二年大行台尚书
仍为大丞相司马,以公识度严明,志节清俭,遂改公名俭,字庆明
非关书月,讵待看碑?
幸得千亩不同,二山无废。
十三年开府,余官如故。
十四年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骠骑大将军
居上星执法,在文昌之位,以公才望,兼而有之。
十五年更除东南道行台仆射都督十五州诸军事,行荆州事。
十六年,大丞相总十六军,克清河洛。
公又中分麾下,参谋帏幄。
高选霸僚,公为长史
其年加都督南道三十六州诸军事,余官如故。
南阳文学,更遇王基章华衮衣,还迎郭贺
昔日伐蜀之谋,张仪与秦昭计合;
平吴之利,羊祜与晋武意同。
太祖始定成都,即有江陵之志。
公密献其策,悬符深旨,粮运久积,梯冲立备,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遂得席卷三荆,此又公之勋也。
诏赏奴婢三百口。
太祖与公书云:「由公立计,果如所谋」。
公顷自镇江陵,以蜀地。
后魏二年武川昌宁郡开国公
历阳居民,非唯景丹之封;
曲逆户口太祖岂但陈平之国。
其年授大将军
太和之中曹真于府内受册,元封之末卫青于军中即拜。
公之此比,绰有余荣。
诏曰:「吴人未复,须助谋谟,今使梁王兵马,受公节度」。
三年,加都督东南道五十三州诸军事,增邑万户。
维周革命,光宅钦明,作贰天官,允谐邦治。
元年授小冢宰
保定二年浦州刺史检校六防诸军事四年襄州,仍授柱国大将军,余官如故。
秩登四岳,阶平六府,岂不功重昭阳,名高蔡赐
控驭五十州,风行数千里,拔园葵而去织妇,无三惑而绝四知。
一室之中,未免虚白,日膳之资,三杯而已。
诏乃缯采一千段,二千斛。
天和元年陕州刺史都督八州二十防诸军事,解荆州总管,余悉如故。
路出王官,城临河曲,戍清陕右,高视棠阴,部领宴烦,晦明为疾。
天和四年,谢病故京,薨于私第,春秋七十有八。
銮跸降临,轩悬辍乐,九旒龙旂之锡,三河骑士之送。
诏赠太保,凉、夏、灵、银、长、原、河、鄯、甘、瓜十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谥曰文
公状貌丘墟,风神磊落,玉山秀立,乔松直上,烟霞之涯际莫寻,江海之波澜不测,少遭荼苦,在山服终,攀柏树枯,侵兽死,尽忠事国,竭力从政,其门如市,其心若水。
奇策密谋,百僚仰止;
忠贞亮直,明主敬焉。
至如风后阴阳之占,力牧星辰之度,魏公子之兵书,李将军之射法,莫不成诵在心,取为时用。
居常服玩。
或以布被松床;
盘案之间,不过桑本石鼎。
遗令山陵,一无所用,公私赠襚,并不得受,止依太祖陵侧,无忘事君。
墩等兄弟,并至性善居丧。
号慕坟埏,奉遵遗训。
是以卫青之冢,仍陪汉武之陵;
管仲之坟,即接齐桓之墓。
天和六年,天子以四海未宁,三方鼎峙,有怀将帅之志,言念封疆之臣,既画云台,乃题麟阁,更赠公为郐国公,邑五千户
追崇列辟,事极神魂,再改铭旌,恩隆封墓
公在民留爱,身后见思,吉日良辰,郊祠野祭。
仪同赵迢等六百九十七人表求立庙,陈请锡魏。
有诏许焉。
桂栋杏梁,绿墀青琐,案歌会舞,凤盖霓裳,南浦送而行云,东风飙而零雨。
是知汉阳郡前,非徒武侯之庙;
临淄城下,岂独栾公之社。
呜呼哀哉;
乃为铭曰:
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地轴左转,天关北开。
客车周室,系马秦台。
乃齐七政,爰答三才。
烈祖燮谐。
九龚梁。
栋。
取才逢猎,求贤入梦。
匡赞官云,谋猷纪凤。
律定公族,圭分职贡。
乃惟嗣德,实秉英灵。
身图斗宿,面绕枢星。
青衿敬业,童子离经。
信陵虚左,干林分庭。
忠孝纯深,枢机周密
孔不乐言,曹参勿失。
温席扇枕,承颜悦膝。
冻浦鱼惊寒林笋出
肃肃风政,沈沈器局。
直似贞筠,温如瑞玉。
清不置水,明非举烛。
马愿如羊,面以似
上将克升,元戎即序。
夏阳三捷,夷陵一举。
凭轼下齐,凌江入楚。
鼎反历室,钟归大吕。
六卿咸事,天官是司。
二南作伯,棠阴实治。
青风有颂,绿竹闻诗。
赠行之册,超然帝师
昔侍兰苑,今陪杏林
死生契阔,无违一心。
风云积惨,山障连阴。
陵田野寂,松径寒深。
婴之陇,桥玄之墓。
马见千年,车回三步。
左无长乐,前非武库。
直望高碑,增悲行路(《文苑英华》九百五)
定宗庙议 隋末唐初 · 岑文本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臣闻揖让受终之后。
革命创制之君。
莫不崇亲亲之义。
笃尊尊之道。
虔奉祖宗。
爰致郊庙。
自义乖阙里。
学灭秦庭。
儒雅既丧。
经籍堙殄。
两汉纂修绝业。
魏晋敦尚斯文。
而宗庙制度。
典章散逸。
习所传而竞偏说。
是所见而起异端。
自昔迄兹。
多历年代。
语其大略。
两家而已。
祖郑元者则陈四庙之制。
王肃者则引七庙之文。
贵贱混而莫辩。
是非纷而不定。
陛下至德自然。
孝思罔极。
孺慕踰匹夫之志。
制作穷圣人之道。
诚宜定一代之宏规。
为万世之彝典。
臣等奉述睿旨。
讨论往载。
纪七庙者实多。
称四庙者盖寡。
校其得失。
昭然可见。
春秋谷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
并云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大夫三庙。
士二庙。
尚书咸有一德曰。
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
至于孙卿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昆虞喜干宝之徒。
或学推硕儒。
或才称博物。
商较古今。
咸以为然。
故其文曰。
天子三昭三穆。
太祖之庙而七。
是以晋宋齐梁
皆依斯义。
立亲庙六。
岂非有国之茂典。
不刊之休烈乎。
若使违偫经之正说。
从累代之疑议。
背子雍之笃论。
康成之旧学。
则天子之礼。
下偪于人臣。
诸侯之制。
上僣于王者。
非所谓尊卑有序。
名位不同者焉。
复礼由人情。
非自天堕。
大孝莫重于尊亲。
厚本莫先于严配。
数尽四庙。
非贵多之道。
祀建七世。
得加隆之心。
是知德厚者流光。
乃经世之高义。
德薄者流卑。
实不易之令范。
臣等参议
请依晋宋旧典。
立亲庙五。
其祖宗之典。
不在此数。
庶承天之道。
兴于治定之辰。
尊祖之义。
成于孝治之日。
谨议。
王元感丧服论 初唐 · 张柬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夫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不刊之典也。
谨按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巳
公薨。文公二年冬
公子遂如齐纳币。左传曰。
礼也。杜预注云。
僖公丧终此年十一月。纳币在十二月
士婚礼纳采纳徵。皆有元纁束帛。
诸侯则谓之纳币。盖公为太子
已行婚礼。故传称礼也。
公羊传曰。纳币不书。
此何以书。讥丧娶在三年之内。
何以讥。三年之内不图婚。
何休注云。僖公十二月薨。
至此未满二十五月。纳采问名纳吉。
皆在三年之内。故讥。
何休以公十二月薨。至此冬十二月
才二十四月。非二十五月。
是未满三年而图婚也。按经书十二月乙巳公薨。
杜以长历推乙巳十一月十二日。非十二月
经书十二月。是经误。
文公元年四月。葬我君僖公
传曰。缓也。
诸侯五月而葬。若是十二月薨。
即是五月。不得言缓。
明知是十一月薨。故注僖公丧终此年。
至十二月而满二十五月。故邱明传曰礼也。
据此推步。杜之考校。
岂公羊之所能逮。况邱明亲受经于仲尼乎。
且二传何杜所争。惟争一月
不争一年。其二十五月除丧。
由来无别。此则春秋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
尚书伊训云。成汤既殁。
太甲元年。惟元祀十有二月
伊尹祀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
孔安国注云。元年十一月崩。
据此则二年十一月小祥。三年十一月大祥。
太甲篇中云。惟元祀十有二月朔
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是十一月大祥讫。
十二月朔日。加王冕服。
服吉而归亳也。是孔言元年十一月之明验。
顾命云。四月哉生魄
王不怿。是四月十六日也。
翌日乙丑。王崩。
是十七日也。丁卯作册度。
是十九日也。越七日癸酉
伯相命士须材。是四月二十五日也。
成王崩至康王麻冕黼裳。中间有十月
康王方始见庙。则知崩在十一月
淹停至殓讫。方始十二月祗见其祖。
顾命见庙。记诸侯出庙门俟。
伊训云。祗见厥祖。
侯甸偫后咸在。则崩及见庙。
殷周之礼并同。此周因于殷礼
损益可知也。不得元年以前。
别有一年。此尚书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
礼记三年问云。三年之丧。
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
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
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
又丧服四制云。变而从宜。
故大祥鼓素琴。告人以终。
又閒传云。期而小祥。
食菜果。又期而大祥。
有醯酱。中月而禫。
食酒肉。又丧服小记云。
再期之丧。三年也。
期之丧。二年也。
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
五月之丧。二时也。
三月之丧。一时也。
此礼记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仪礼士虞云。
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
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
周公所制。则仪礼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
此四验者。并礼经正文。
或周公所制。或仲尼所述。
吾子岂得以礼记戴圣所修。辄欲排毁。
汉初高堂生既未周备。宣帝时少傅后仓。
因淹中孔壁所得五十六篇。著曲台记以授弟子戴德戴圣三人。
合以正经及孙卿所述。并相符会。
列于学宫。年代已久。
今无端搆造异论。既无依据。
深可叹息。其二十五月先儒考校。
郑康成注仪礼中月而禫。以中月间一月
自死至禫凡二十七月。又解禫云。
禫言澹澹然平安之意。今皆二十七月复常。
从郑仪也。踰月入禫。
禫既复常。则二十五月为免丧矣。
二十五月二十七月其议本同。窃以子之于父母丧也。
有终身之痛。创巨者日久。
痛深者愈迟。岂徒岁月而已乎。
故练而慨然者。盖悲慕之怀未尽。
而擗踊之情已歇。祥而廓然者。
盖哀伤之痛已除。而孤藐之念更起。
此皆情之所致。岂外饰哉。
故记曰。三年之丧。
义同过隙。先王立其中制。
以成文理。是以祥则缟带素纰。
禫则无所不佩。今我子将徇情弃礼。
实为乖僻。夫去缞麻之服。
袭锦縠之衣。行道之人。
皆不忍也。直为节之以
无可奈何。故由也不能过制为姊服。
鲤也不得过期哭其母。夫岂不怀。
惧名教逼已也。至若孔郑何杜之徒。
并命代挺生。模范来裔。
宫墙积仞。未易可窥。
但钻仰不休。必当渐入胜境。
讵劳终年矻矻。虚肆莠言。
所有掎擿先儒。愿且以时消息。
刘晋卿 明末清初 · 柳是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子政还传中垒官,景丹一札动长安晋卿临行,遗书上官荐余,有“三千里未尝一帐机”语。)
才推玉树披云馆,名在金茎承露盘
作赋雄风龙堞起,怀人明月兔园寒。
应知同甫悲歌意,剪烛忧时过夜阑。
李德裕非进士论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文庄集》卷二○
唐文宗议贡举曰:「子弟寒门,但取实艺」。
宰相李德裕对曰:「臣无名第,不合言进士之非。
其祖尚浮华,不根实艺,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自小便习举业,日熟朝廷间事,台阁仪范,不教而自成,寒士固不能习也」。
治平之器曰政,布政之具曰文,守文之基曰道,行道之夫曰士。
士之于政,由左右手焉。
故有国之典先夫取士,虽沿革异轨,而同归求聘之涂。
古者诸侯荐贤有三适之制,射宫选士观五善之节。
姬周受命,文物明备。
群吏献贤能之书登于天府乐正论造士之秀升于司马,进士之名立矣,礼贤之道广矣。
暨六国行玉帛之聘,两汉立四科之选,魏晋或表荐而登仕齐梁或版辟而起家,故孝廉明经之科,秀才茂才之举,限口限年之制,射策待诏之选,损益无常,而察言观德之规不妄设也。
李唐御统,艰厥制度。
进士之科,正名也;
行辞赋之选,从时也。
而天下之士诵诗书,秉刀笔,乘仁义之道而进;
朝廷辟场屋,诏宗伯,以方圆曲直而取。
名材大儒,比比而有。
然诗赋之制非古也。
古者《国风》、《雅》之谓诗,不歌而颂之谓赋。
暨三季移统,七雄黩武,大道既隐,正音去矣。
少卿五字以叙别,邹孟四言以述祖,陆谢励锋于晋宋,任范治策于齐梁,诗之体失矣,颂刺之义微焉。
孙卿畅幽恻之意,屈宋起迂诞之说,相如闳衍以前导,扬雄淫丽而后殿,赋之体隳矣,规讽之旨衰焉。
唐兴文流,愈甚前失。
执彫饰为规矩,正丽偶为绳墨,诗则协声而合律,赋则限韵而拘字,灿然清才而不复质矣。
譬诸梁、永明体,犹若秦汉之于唐虞也。
德裕许其浮华则可矣,至于言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斯言之玷,无乃甚欤!
夫诸侯袭封,功臣继绝,须子弟奉祭祀而爵及世也。
若其靡恃门阀之贵,屈身士大夫之间,讲习仁义,延揖时誉,有缁衣之美,成作述之志,虽寒士之贤弗可加也。
若其尚轻肥之饰,驰逐豪侠之伍,以奢僭自大,意气相烁,不知衣食之出,而忘弓裘之业,虽将相之世,不可任也。
哀哉!
堂构之业多坠,嗣兴之贤甚寡。
若子弟不教而成,则尧之丹朱,舜之商均,皆可君天下也。
父母之圣,非教不行也;
国之治,非目不熟也;
臣之良,非师保之无功也。
何教之而不成,目熟而不知,保傅而无补哉?
盖上智下愚之不移也。
杨兴说于史高,毋荐乳母子弟;
王吉疾其骄骛,请除任子之令。
则知子弟之才非专任之器也。
《诗》曰:「其父析薪,其子不克负荷」。
《书》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朝廷崇爵丰禄,设官分职,治乱之道不在他而在贤愚也。
子弟寒士,贤治愚乱,其一揆也。
然则子弟以嗣荫而受禄,士以历试而颁爵,历试之下,黜陟章明,故士之不肖者鲜矣。
至如傅说胥靡而汤,吕望屠钓而王周管仲商贩而霸齐,由余戎狄而强秦,斯皆历试诸难,登将相之任,诚不让于子弟也。
故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矣。
《易》曰:「贲于丘园」。
《书》曰:「野无遗贤」。
则岂谓子弟邪?
若以寒士窘急衣食,不能熟习德业,则仲舒下帷,倪宽带经,乃子弟耶?
若以寒士杜门闾巷,不识阙朝仪范,则仲尼鲁国之《雅》《颂》,叔孙定汉之仪制,亦子弟耶?
夫志士之学也,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将负周孔之戈而舂杨墨之喉,以圣君之道左之,生民之心右之,誓销漓薄之器于太平之炉,故遑遑然急于行道也。
虽九经之奥,必获仁义之旨;
载籍之广,必取礼乐之制。
前言往行,灿灿在目,立于朝,无惭色,无愧辞也。
《书》曰:「学古入官」。
此之谓欤!
得士之道不其伟哉!
《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于戏!
宰制天下,代天工也,当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发号令,革袭因损,颐指而行,何不合言之有?
苟以选举之制离失中道,则以德进,以事举,以言扬,择善而行斯可也;
茍谓辞赋非古,则策以时务,问以康济,非五经不得以对,非常道不得以言,则经纬之术,宏达之材见矣。
德裕以林甫馀烈,陟位国相,知简贤附势之旨,无宰制补衮之德。
而场屋之下,英杰间出,缙绅之士,勋名相望,欲骋材术,专国政,不可得矣,故将隳贡举以杜贤路,进子弟以崇私党,俾朝廷之人无能杰出己右。
宣宗制曰:「委国史于爱婿之手,宠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参信书,亦引亲昵」。
斯乃扼其咽喉而中其膏肓矣。
厥有朱崖之贬,以谢天下,宜哉!
光武二十八将功业先后论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七
炎汉中兴,龙飞白水
戎车四征,英雄竞起。
或奋身于行伍之下,或效用于义旗之始。
荡平寇难,克复洪业,功书旂常,宠列茅土。
永平之际,图形于南宫云台者二十有八人焉。
邓禹授西讨之略,岑彭建南征之效;
吴汉勇挚有谋,隐若敌国之势;
贾复方直多计,而少方面之勋;
寇恂之居河内冯异之守洛阳,轮挽折冲,并茂能绩。
陈俊太山而破张步耿弇延岑而扱临淄,王霸之颇识兵事,祭遵之选用儒雅,任光迎车驾而展用,马成筑亭障而厎绩,杜茂之破卢芳朱祐之降秦丰景丹之残五校,邳彤之屠邯郸耿纯之克赤眉,铫期之胜青犊,马武之力战无前,盖延之梯城破敌,功效尺寸,竞为忠良。
李忠疏财而受赐,臧宫执朴而见亲,王梁应符而被衮,刘植谈说而受封,坚镡傅俊之徒,刘隆万修之辈,事迹罕著,其名不远,然皆一时英勇之士也,而有遭会焉。
夫汉氏之兴也,高祖因秦之弊,提三尺剑而有天下,宽令善教,以怀民心。
三七厄会,大盗移国。
民思汉德,如涸望雨。
世祖因民之情,崛起南阳
诸将攀龙鳞,附凤翼,因日月之,仗大顺之义,故竞有攻城野战之略,而中兴际会之事。
若考其隆杀,定其等差,据其所同而稽其所,度其所起而观其所立,则有先后矣。
夫德行宠位,归于邓禹,功业之际,则又殊焉,史氏言之,其详尚矣。
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多矣。
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二将之功实为大矣。
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难矣。
夫言功者莫大于方面,居勋贵者莫善于不伐,临事者莫重于义信。
以是观之,二帅之功可以冠夫四七之列矣。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827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宸极正位。
运四时者璇枢
太微启扉。
分两垣者上将
其或道兼文武。
勋著旂常。
禀岳立之神姿。
蕴泉渟之深识。
存也出忠入孝。
爱敬同归。
殁也洒泽漏泉。
始终一贯。
求之前古。
不亦难哉。
公讳宏规。
京兆云阳人也。
派流甚远。
圭组相承。
炳焯周邦。
光扬史牒。
曾祖恩。
官止同州白水县
祖信。
终于汉中郡折冲都尉
父英。
左武卫中郎将
历阶勋至游击将军上柱国
皆缵前绪。
践履夷途。
或明恕而行。
俾人归厚
或强毅以立。
顾敌必摧。
不显当时。
宜生达者。
公十有五。
乃应选用。
冲和之美。
畅茂于四肢。
喜愠之来。
不尘于绝境。
亦犹昆岫片玉。
峄阳孤桐
生禀异姿。
终成重器。
始署云骑尉赐绯
累迁内侍省内仆寺丞
密侍赤墀。
飞声紫禁。
植操不逾于规矩。
抗志已在于丹霄。
无何。
丁郎将忧。
苴枲服丧。
杖而后起。
不辞王事。
是谓从权。
俄授徵事郎内侍省局令
刘辟逆命。
禁旅徂征。
护汧陇枭骑之锋。
平井络鸱张之虏。
始以义击。
俄焉凯归。
由是有轻车都尉之授。
旋又将命抚循。
灵州以届于边。
犒军五城
勤役万里。
懋乃休绩。
简于天心。
加银印赤绂之赐。
天威军使。
奉诏蛮方。
再安憬俗。
俶傥扶义。
有叱驭之风。
感激捐躯。
忘跕鸢之苦。
恩礼浃洽。
要荒宴如。
寻自奚官局丞翰林院使。
仙署重深。
天颜咫尺。
导才臣之启沃。
广睿哲之聪明。
公学富邱坟。
智参神化。
叶机赞命。
发挥王猷。
故事蔼然。
内廷繄赖。
爰加内侍伯贰副军中尉副左街功德之任。
紫艾龟印之宠。
以昭其庸。
武旅凫藻之师。
实为之佐。
检校司空王公谔之授钺河东也。
内给事
为之护军
金兰之契。
睦于元帅
以泉海之量。
接于宾僚
三军煦爱日之和。
列郡靡清风之德。
振武失守。
主将遁逃。
朝廷轸忧。
虑为边患。
因命尚书张煦节制是邦。
诏公领步骑五千为之声援。
公内运秘计。
外示閒安。
诡以巡边。
掩其无备。
长驱猛锐。
深入垒门。
乃以宣劳之名。
俾其少长皆会。
然后擒执魁首。
置之典刑。
戮三百馀人。
阖城股慄。
武安之坑赵卒。
莫辩幽冤。
韩信之下井陉
徒闻疾斗。
未若公德刑具举。
威惠皆宣。
乘驲上闻。
班师旧镇。
司徒既殁。
承乏总戎。
高平公奕叶相门。
一时盛德。
与公虚舟相待。
朱瑟谐音。
淡然而成。
去如始至。
寻又奉诏巡边。
以观军实。
北至钩注。
东达飞狐
道里曲折。
不遗于掌握。
兵机奇正。
尽在于襟灵。
士怀挟纩之恩。
人感投醪之醉。
壶浆塞路。
幼艾争先。
爰写山河。
存于绘事。
宪宗悦而嘉叹。
尝置坐隅。
李恂之图书。
乃知聚落。
观千秋之画地。
尽见山川。
朝议大夫内侍省内常侍
复归旧镇。
报忠劳也。
上以公器能可以居重任。
机权可以参密勿。
遂发中诏。
俾还京师
改内飞龙使
右神策军副使
飞龙掌天骥之闲。
古太仆之职也。
禁旅总兰锜之兵。
古上卿之寄也。
公或为长。
或为副。
盖选众而举。
惟才是择。
翌日命知枢密
公揣摩心术。
练达国章。
谋无不成。
𨔝有馀裕。
神武经纬之际。
王师戡定之初。
一日万机。
昼常三接。
忠猷隐于闻听。
嘉谋秘于宫闱
略而不书。
盖温树不言之义也。
真拜内常侍知内侍省事
旌其忠力。
赐名宏规
宏者光大之称。
规者规范之谓。
合此二义。
表兹一心。
俄而淄青干纪。
兵集淮海
以公累护戎事。
尤邃武经。
出为淮南监军
委以攻讨。
鸣钟鼓以问罪。
运筹策以出奇。
方厉志于戈矛。
遽缠哀于风树。
抱终身之痛。
自达神明。
当赴难之辰。
敢避金革。
起复宁远将军
依前充监军使
元恶既歼。
复掌枢密
宪宗凭几大渐。
召公受遗。
穆宗膺图御宇。
翳公定策。
捧日而升黄道。
翼龙而上赤霄。
名节功勋。
光昭图史。
忠武将军内侍省少监
上柱国
云麾将军
服阕。
银青光禄大夫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彭城县开国子
封沛国公
食邑三千户。
赐以长戟。
列之朱门。
守约鸣谦。
不有其贵。
属幽镇首祸。
赵魏挻灾。
公内谒谋猷。
定指纵之计。
外缉机务。
当政赋之源。
虑不及私。
居尝慎独。
悬水镜而情无隐伏。
持天衡而心靡重轻。
嶷然如山。
以镇偫动。
逮长庆季岁。
穆皇疾已弥留。
公志仗神明。
心存王室。
请立先后。
以为副君。
雪涕抗词。
首陈大计。
举觞沥。
众议皆从。
延年离席而社稷已安。
赵喜横阶而尊卑乃定。
惟公方之。
谅无惭德。
公以名遂身退。
举能进善。
人之高躅也。
乃推同志固繁机。
左监门卫上将军省事
复为河东监军使
拜泣玉墀。
宠锡金带。
虽魏后深恩。
刘稹之部落。
吴君密渥。
陆逊之金环。
焕赫辉荣。
莫逾于此。
穆宗厌代。
先后向明。
公恳请会朝。
旋奉俞诏。
特进右武卫上将军
公以子牟之恋。
常怀魏阙。
汲黯之志。
惟在汉廷。
恳辞北辕。
上不能夺。
寻除内宅使鸿胪礼宾等使。
前代特进
位次三公
居骠骑仪同之上。
非茂勋俊德。
曷以处之。
左神策军中尉左街功德使
汉氏京师有南北军之屯。
武帝既平百粤。
内增七校。
今之中尉
实司其任。
公说礼敦诗。
深知将帅之体。
安人和众
实有经武之材。
以清净礼缁黄。
以慈惠亲戎旅。
西方之教。
不肃而成。
北落之卫。
隐然难犯。
吐论必援于经史。
耽玩惟志于图书。
遇物而泾渭自分。
立诚而风雨如晦
权虽侔于卫霍。
主意益亲。
宠虽盛于金张。
人心咸悦。
非全才旷度。
岂能臻于此欤。
公志气方强。
春秋甚富。
将欲扬威瀚海
耀武龙廷。
展报国之壮图。
恢致君之远略。
劳而生疾。
恳请辞荣。
天子忧吕蒙之未瘳。
景丹之卧镇。
近臣挟医而骈至。
中使赐药以交驰。
心徒倾于太阳。
命已迫于朝露。
洒血怀感。
启手归全。
十一月二十八日
薨于长安来迟里第。
享年五十二。
遗表献名马雕鞍宝器犀带。
臣子之恋。
不其至乎。
敬宗当宁流襟。
废朝三日。
开府仪同三司
赠绢一千疋。
布四百端。
钱三千贯。
上拟三台之耀。
下管九泉之荣。
礼命所加。
冠于当代。
朝廷硕臣。
闻必兴叹。
和垒故校。
相视潸然。
李将军之殂。
人皆流涕。
以其结于士大夫。
公近之矣。
况公瞑目之后。
曾未经旬。
变起林光。
灾缠霄极。
则知日磾已殁。
何罗之衅遂成。
许褚既终。
徐地之妖莫遏。
惟公峰峦耸拔。
挺秀色于晴霞。
律吕含和。
流清音于大厦。
志必存于经济。
量莫挹其冲深。
思若涌泉。
智如炙輠。
决胜千里。
通知四夷。
察情伪之端。
达几微之际。
故天子虚已以听。
询谋允谐。
道不取于苟容。
言必归于中正
居平而博厚泛爱
临事而感慨立名。
体征虏之奉公。
得亚夫之守节
公之掌枢也。
穆皇寝疾逾年。
公之总戎也。
敬宗朝廷多事。
公协和将相
安靖邦家。
劲草不摇。
乔松自直。
传称公家之利。
知无不为。
忠也。
送往事居。
俱无怍色。
贞也。
惟公有之矣。
惜乎未及中寿。
俄归杳冥。
景已戢于虞泉。
名空留于简册。
可不悲哉。
夫人密国夫人李氏。
懿行兰薰。
贞风玉莹。
石窌。
宠章全德。
直体茂于宗姻。
洵美光于内则。
悲声昼哭。
痛结泉扉。
有子五人。
长曰行立。
朝散大夫内侍省宫闱局令上柱国彭城郡开国伯赐绯鱼袋。
次曰行深。
中散大夫内侍省给事赐紫金鱼袋。
次曰行元。
□□□□赐绿。
次曰行宣。
朝散大夫内府局丞上柱国□□□□次曰行□□□□咸以圭壁之姿。
藻身文囿。
鸿鹄之志
矫翼禁林。
朱紫连华。
闺门雍睦。
忠出于孝。
负五龙之俊才。
丧过乎哀。
有二连之深戚。
粤以太和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即幽窆于浐川之西。
礼也。
青鸟启兆。
悲垄树之长阴。
白鹤淩风。
嗟吊宾之遽返。
永图丕绩。
乃篆贞珉。
铭曰。
王圣化。
仰法星枢。
始自丝忽。
风行八区。
谁参其任。
公实帝俞。
出吐君命。
入赞臣谟(其一)
惟后建邦。
外分蕃岳。
奥则淮壤。
雄惟朔漠。
谁护其军。
公多智略。
恒瀚既宁。
王猷允若(其二)
汉家宫室。
上应太微。
布列环卫
恢张武威
谁司其柄。
公达戎机。
英王流眄。
忠贤是依(其三)
内外之寄。
安危所注。
惟公全德。
乃畅机务。
美璧良圭。
瑞质凝素。
霜戟宝刀。
森然辉库(其四)
天挺奇志。
贞若浑金。
出入三纪。
贤明一心。
寒松在巘。
霜霰宁侵。
皇泽之厚。
川流比深(其五)
赵孟愒景。
光音遂远。
长卿痟。
药石皆晚。
灵芝难驻。
奇香莫返。
光碎珠泉。
芳消兰畹(其六)
卤薄诏葬。
城阙之东。
列旌旗于素浐
凝箫挽于朔风。
落槭槭之霜叶。
叫离离之晚鸿。
时一往兮舟壑逝。
魂归来兮(其七)
后汉北海相景君铭跋1064年4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五、《集古录》卷二、《六一题跋》卷二、乾隆《临潼县志》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北海相景君铭》,其碑首题云「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其馀文字虽往往可读,而漫灭多不成文,故君之名氏、邑里、官阀,皆不可考。
其可见者,云「惟汉安二年北海任城府君卒」,「城」下一字不可识,当为「景」也。
功臣景丹封栎阳侯,传子尚,尚传子苞,苞传子临,以无嗣绝。
安帝永初中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以续后,自是而后,史不复书,而他景氏亦无显者。
汉安顺帝年号也。
君卒于顺帝时,盖与遽同时人也。
碑铭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录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汉犹然也。
治平元年四月二十九日书。
严道彻太守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二
朝班点罢即仙班,不出朱门亦闭关。
为问君平市隐,何如长史驻人閒。
银筒大药云尝护,石井神丹暮自还。
行过华阳重回首,如今乌目是虞山(真诰稽神枢淳于斟入吴乌目山中隐居遇仙人慧车子授虹景丹陶隐居云吴无乌目山盖偶忘乌目山是虞山也)
丙子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二
宋玉悲秋时,赵罗痁作候。
八月乃有凶(余两次病以八月。),三年拜赐又。
几疑彼疟鬼,匪寇乃婚媾。
初来头岑岑,须臾眼黝黝。
投之深渊些,层冰剥肤腠。
忽而醢鬼侯,焚烟相灼灸。
襄阳水正淹,赤壁火复茂。
冰炭各争强,阴阳互掩覆。
如潮不愆期,似箭必满彀。
疑赐牵机药,足前头欲后。
岂作木居士,火穿复水透。
贼退氛尚恶,涣汗如激溜。
牛劳喘更呿,黄钟鸣满脰。
泪滴琼瑰珠,梦逐南门咮。
衣带结成绳,篦发须锄耨。
强锄足蹒跚,考父背伛偻。
临期测日影,击柝如伺寇。
望赦占灾星,月蚀如待救。
十煇穷视祲,六祝难诅咒。
我怒呼鬼来,大声与之呴。
汝本黄帝孙,暴虐乃胜
景丹古壮士,尔已往相疚。
少陵昔诗人,三载尔不宥。
有意病君子,吾将上帝奏。
逐汝伴刑天,驱汝出狗窦。
壶涿书鬼名,空青摘鬼宿。
鬼乃跪陈词,公言殊贸贸。
予来为公迎,予去为公留。
园中风如刀,公独披襟受。
池中月如霜,公帆方曳绣。
快意祸机积,放怀余毒厚。
匪独此之由,求治亦太骤。
一年二竖来,褚医最貤谬。
大金丹,杂进如米豆。
逐虎而闭门,倒戈以自斗。
阴血遂狡偾,发瘢俪宿瘤。
一年小作恶,吕医亦莝陋。
浮脉更升提,心斗闻血嗅。
非鬼亦非疾,谁则任其咎。
公爱读史书,奚不览宇宙。
汉祖与唐宗,大网凭鱼漏。
宁无水旱灾,元气仍交姤。
建元久视年,科条渐辐辏。
桑孔法锱铢,周来祸结构。
添眉混沌丑,舐糠鸡犬瘦。
身世将毋同,公胡勿参究。
古帝有人皇,三万八千寿。
其后神农来,草根杀老幼。
扁鹊剖齐婴,妻子避左右。
医师冢宰,十全更罕觏。
疟鬼虽侜张,病人不病兽。
况公无膏肓,寒暑亦邂逅。
既来莫夭阙,未来莫俯就。
勿吞棘刺丸,勿恃春秋富。
新牡谨游房,大夫祀中霤。
示吾杜德机,吾去敢留逗。
愿公如伯夷,念恶勿念旧。
毋学蜀市人,天皇满背镂。
更愿如石虔,闻名鬼已走。
毋学高将军功臣阁上伏。
予闻意恍然,如挹浮丘袖。
幽宗夜九拜,朝霞日三嗽。
逐医不逐鬼,壳药如设臭。
慎以代昌阳,和以为甲胄。
看花唤都儿,伐木课辛秀。
悠悠红霞嚼,坦坦青阳皱。
上寿何敢期,中医请永守。
寿康更生翁七十 晚清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九老成图犹在眼(翁登六十,同人置洒制《九老图》为祝。),十年阅世益刳肝。
已穷呼吁天谁补,为湿精魂海自寒。
骑气夜穿星宿界(翁自云夜中神游类如此。),著书庐恋薜萝(谓湖上丁家山精舍。)
颇传采药蓬壶返,活圈凭依驻景丹